学院概况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及“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吉林大学所属学院之一,其前身是1939年由加拿大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亲手创建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
2000年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2010年首家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试认证,2011年首批获得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19年获批护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护理学专业首批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6年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2020年获批医学技术学术学位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021年康复治疗学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设,2019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是学校唯一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学生支部。学院所属护理学与康复治疗学两个专业的整体实力均居于国内高等教育先进行列,综合实力稳居国内领先水平,学生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素质高、能力强、富于创新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学两个专业的师资队伍,现有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人文护理和康复治疗7个教研室,设有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正高级33人,副高级6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66人;学院专职教师约9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5%的教师具有长期出国留学(进修)经历。拥有教育部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国家863首席科学家、全国护理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理事、吉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等。在院研究生150余人、本科生450余人。
护理学院副院长李峰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护理学院副院长李昆教授、袁华副教授
带领学生赴英国曼彻斯大学进行访学交流活动
学科与专业地位
学院在顺应国家重大科技导向的基础上,引领吉林大学护理学和医学技术学科的发展,追随国际护理和康复发展的最新动向,通过与临床、信息、计算机、机械、电子以及哲学、管理科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慢性病智能护理、临床循证护理、人群健康护理、老年健康护理4个护理学科研究方向;以及康复治疗技术、儿童康复、检验技术、影像技术等主要的医学技术研究方向。近五年,吉林大学护理学科承担主要科研项目100余项,累计金额1724.81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专利转化科研项目2项,合同经费合计600余万元;发表SCI文章338篇。学院拥有吉林省社区人群健康护理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医学护理重点实验室,目前是吉林省唯一的护理学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高水平专业建设A类建设项目、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护理学优秀教学团队、省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护理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科整体实力居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先进行列。
目前,吉林大学护理学科是吉林省临床护理质控中心主委单位、首批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吉林省护理学会10个专科分会主委单位;全国首批“肠内营养置管培训基地”、全国“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吉林省首家“伤口、PICC”专科护理门诊、东三省首家欧洲伤口管理协会(EWMA)“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全国首批“专科护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医院;首批国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医院及考核优秀医院;国家卫计委首批“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首批“万名护理人才培训项目”执行医院;国家护理质控中心首批质量联盟成员单位。
教育教学资源
学院拥有吉林省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中心,具备国内先进的护理综合示教室、模拟教学实验室、社区护理实验室、物理治疗实验室、职能治疗实验室、运动康复实验室、PBL教室等,拥有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操作系统、综合模拟人及实验监控系统,实现了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拥有一定规模的校内外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南山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及吉林大学附属临床医院等。此外,学院拓展医护教协同实践教学基地,以吉林大学附属临床医院为核心,以国内高水平医院为扩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涵盖疾控中心、社区、养老机构、急救中心、红十字会等。
实践教学——体验教学与模拟教学
人才培养质量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免试推荐、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以上,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比例接近15%,学校主要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另有多名同学赴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名校留学。本科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就业方向包括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社区保健、涉外护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学生主要就业于国内一线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我院校友白衣为甲,大义逆行,奔赴一线,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在艰难的战“疫”中,涌现出一批不辱使命、无愧时代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充分彰显了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2022年我院青年师生抗疫志愿者服务团队奋战在抗疫一线
专业实践与创新平台
按照培养适应国际视野的高级护理和康复人才要求,学院构建了课外专业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等多位一体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近五年,学院举办前沿知识讲座200余次,成立科研小组200余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2项,校级项目114项。学院连年开展基础强化班,举办四、六级模拟考试和英语技能大赛,寒暑假开展英语专业文献翻译、英语BBC广播大赛等活动,共收到专业文献翻译近900篇。近年来,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取得了省级金奖1项、省级银奖1项、铜奖4项的优异成绩;在“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上获省级金奖1项;2019年获首届全国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
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学生赴福利院、养老院、社区、家庭访视等地开展社会实践
2019年获首届全国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
交流合作
学院以“开放创新、追求卓越”为发展理念,打造开放式办学格局,与加拿大、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多所院校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往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备忘录及交换生协议等,每年通过海外优质课程项目邀请国际知名教授来我院为本科生授课,并积极派出学生参加国际交流。近年,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日本德岛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参加国际交流共计70余人次。学院曾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Mitacs项目资助派出本科生海外留学。
与德国亚历山大护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与日本石川县立护理大学开展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
2019年暑假护理学院本科生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访学交流
2017级本科生康复治疗专业王日旺参加美国罗格斯大学寒假交流项目
2020级博士生参加欧洲心血管国际会议并作汇报
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院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和传承白求恩精神、南丁格尔精神为己任,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持续开展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迎新晚会、创新创业系列讲座、文化播讲团、歌手大赛、女生文化节、寝室文化节、先锋论坛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依托“天使心”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天使志愿者协会为学院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平台,走进社区、社会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星光特教等开展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健康帮扶、健康宣讲,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近百次;利用寒暑期奔赴河北、大连、山东、通榆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开展送医送药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白求恩精神、南丁格尔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本科生参加寒、暑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科生校园文化活动
2023年我院师生参加学校大合唱展演活动
专业(类)介绍
护理学
专业简介
护理学专业是国家急需短缺人才专业,也是全球急需人才专业,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随着健康理念的变化,护理学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主干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士人文修养等课程等。
就业方向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等具备护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国际化卓越护理专门人才。
康复治疗学
专业简介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整个医学体系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有关促进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是应用于功能障碍康复有关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和处理的学科,即应用医学手段使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得到康复的医学学科。
主干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康复生理学、康复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康复病理生理学、康复药理学、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听力治疗学、神经康复治疗学、肌肉骨骼康复学、儿童康复治疗学、老化与老年康复、临床康复工程学、传统康复治疗学等。
就业方向
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养老院康复指导站、社区医疗、体育机构等单位从事各科康复治疗与预防工作、康复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联系人:张馨月
咨询电话:0431-85619595